北大校长

胡适收到最后通牒,只要他留在中国,仍可担任北大校长一职

1948 年的北平,寒风卷着枯叶拍打城墙,枪炮声歇了,可空气里的张力比枪声更让人窒息。城墙内外,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正紧 —— 这不是城池归属的争夺,是对这个国家 “思想大脑” 的无声角力。国民党与共产党的橄榄枝,都伸向了那些顶尖知识分子,北平机场停着的那架特别

校长 北大 胡适 北大校长 梅贻琦 2025-08-13 09:24  3

历史行至今天,我们该怎样认识和评价胡适先生

自由主义的践行矛盾坚持“容忍比自由更重要”的理念,主张思想多元与言论自由,却在抗战时期提出“放弃东北三省”等争议言论,被认为带有妥协色彩。其“多研究问题,少谈主义”的实用主义主张,既推动社会问题具体讨论,也被批评回避根本政治变革。知识分子角色的局限性既以独立学

历史 胡适 季羡林 绩溪 北大校长 2025-05-31 12:20  11

在人生中,生气见人品,低谷见格局

在人生中,生气见人品,低谷见格局。情绪往往最能反映一个人的本质。人在愤怒时的反应,常常暴露了他到底是怎样的人。有的人怒火冲天,言语激烈,不计后果;也有人能够控制住自己的脾气,把愤怒转化为智慧,不与人计较。情绪就像一面镜子,照出人的内心世界。

人生 蔡元培 变则通 北大校长 林纾 2025-05-20 03:19  7